2022年馆藏图书推荐系列·第四期

     访问次数: 37


01.《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英]莎拉·贝克韦尔著,沈敏一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12  

索书号:B086/37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11165人评价

内容简介:巴黎,1933年……

三位朋友正坐在蒙帕纳斯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喝着杏子鸡尾酒。其中一个叫雷蒙·阿隆的年轻哲学家,正在向同为哲学家的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盛赞一种他在德国发现的新鲜哲学——现象学。“你看,”他说,“如果你是一个现象学家,你可以谈论这杯鸡尾酒,然后从中研究出哲学来!”

就这样,20世纪影响最广泛也最深远的哲学运动发端了。受到启发的萨特,将现象学与他那种法式的人文主义情感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哲学思想——现代存在主义。

在本书中,英国著名作家莎拉·贝克韦尔将历史、传记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史诗般恢弘的视角,激情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深入探讨了在今天这个纷争不断、技术驱动的世界里,当我们每个人再次面对有关绝对自由、全球责任与人类真实性的问题时,曾经也受过它们困扰的存在主义者能告诉我们什么。


02.《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项飙、吴琦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07  

索书号:C958/8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8.4分/21443人评价

内容简介: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03.《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萧公权著;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02  

索书号:D691.21/4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9.4分/373人评价

内容简介:《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是萧公权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之一,考察了19世纪清王朝统治中国乡村的政治体系,包括理论基础、措施和效果。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乡村地区自然的社会组织划分和基层行政体系,即村、集市、乡镇的划分,保甲和里甲的行政分配和结构特色;第二部分考察国家控制乡村的统治体系,涉及保甲监控、里甲税收、社仓等灾荒控制以及乡约等思想控制系统的设置情况;第三部分讨论乡村控制的合理性及其效果,以及乡村对它的回应。本书附录有关里甲、粮仓等制度的珍贵资料。


04.《制胜的科学:拿破仑战争中的俄军战术》/(俄)亚历山大·列昂尼多维奇·日莫季科夫著,吴畋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12  

索书号:E83/25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9.7分/34人评价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军队各个层面的组织与战术,从战术理论、条令、士兵训练方式到三个主要兵种独立作战与配合作战时的战斗实践、诸兵种合同战术均有涉及。尤以俄军的实战情况为主。主要依靠一手资料——18、19世纪之交的战术理论著作、条令、手册、教令、命令、报告以及参战者的回忆录、日记和信件——详述了拿破仑时代俄军的战术。


05.《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日]上野千鹤子著,邹韵、薛梅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03  

索书号:G131.3/20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9.2分/82221人评价

内容简介:什么是父权制?当代女性又是如何遭到父权制压迫和剥削的?女性解放道路在何方?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完成的重要作品,是其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接近尾声,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酷儿理论兴起之初,对女权主义各个派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再次思考。近代社会在“资本主义”支配的“市场”和“父权制”支配的“家庭形态双重控制下,以无偿的女性劳务等为中心,形成了女性地位低下的历史根源。 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就如何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本书尽管论述的是日本女性的地位问题,但其观点在相当大程度上适用于当下中国的国情。因而对于任何思考女性地位与男女平等问题的人都有着莫大的启发。


06.《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06  

索书号:I247.7/390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文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8.2分/25285人评价

内容简介:本书是双雪涛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10篇作品,小说风格不一,题材有校园成长类,奇人故事类,侦探悬疑类,作者的笔调朴素,冷峻又有文字表面按捺不住的恣意,叙事从容冷静的背后蕴含着人物内心的不平静、简单事情的不平凡。

在近乎平静的风暴中,每个人都被命运所驱逐。

尤以《平原上的摩西》一篇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小说讲述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的陈年往事——艳粉街的少年成为刑警负责侦查12年前的旧案,嫌犯渐渐指向儿时邻居家的父女,刑警深陷其中,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本人很可能就是案件的参与者……

双雪涛的作品大开大阖兜兜转转转,而又回归平淡,这既是对世界的理解,也是内心的宽恕。


07.《谁在看中国画》/[英]柯律格著,梁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4  

索书号:J212/286  馆藏地点:逸夫二楼建筑艺术阅览室

豆瓣评分:8.3分/390人评价

内容简介:2021年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在《谁在看中国画》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观看者如何无可争议地塑造了“中国绘画”这一伟大的艺术传统。他认为,中国境内的观看者对“中国绘画”的演变至关重要。通过考察描绘观看绘画的场景的作品,他向读者介绍了观看者的理想类型:士绅、帝王、商贾、民族和人民。在讨论中 国艺术观看者的变化时,柯律格强调,中国文化中意象的多样性,使我们无法明确概括出“中国绘画”的构成。探索艺术作品与观看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将使我们对“中国绘画”这一概念的形成和变革产生新的认识。


08.《只是孩子》/[美] 帕蒂·史密斯著,刘奕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1  

索书号:K837.125/30  馆藏地点:逸夫五楼社会科学第三阅览室

豆瓣评分:9.0分/5073人评价

内容简介:这是爱的夏天,也是躁动的夏天,一次在布鲁克林的偶遇,将两个年轻人引向了艺术、奉献和启蒙的道路。

日后,帕蒂·史密斯会成为一名诗人和表演者,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则将自己极具挑衅的风格对准摄影。而此时,他们只是两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在城市中穿行,被纯真和热情所裹挟。从科尼岛到 第四十二街,他们感受着城市的脉搏,并最终来到“马克斯的堪萨斯城”。——在那著名的圆桌旁,“波普教皇”安迪·沃霍尔已身影不再,但他的王室成员们仍在此接受朝拜。

1969年,人类登月之年,他们驻扎进了切尔西旅馆,并很快融入这个由声名狼藉者和名声显赫者所组成的社群,结识了当时最富影响力的艺术家和各式各样的边缘异客。

这是一个各种意识都分外高涨的时代,诗歌、摇滚、艺术和性别政治的不同世界,在彼此碰撞、炸裂。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两个孩子约定,要看顾彼此。他们是斗志昂扬的浪漫主义者,将自己完全献身于创作,并被对方的梦想和渴望所点燃。在饥饿的年月里,他们轮流为对方提供着激励和养料。

《只是孩子》以爱情故事开始,以挽歌结尾。它是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纽约的一次礼赞,那时,这座城市正在逐渐发展为西方世界的文化之都。这本书记述了它的富庶和贫穷,也描摹了它的混混和恶棍。它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神话,勾勒出一幅正在向上攀登的年轻艺术家的画像,而预示着名望降临的序曲也随之奏响。


09.《宇宙的琴弦》/ [美]布赖恩·格林,李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8  

索书号:O41/19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9分/2686人评价

内容简介:B·格林是当今世界领先的弦理论家之一,他十分精妙地把科学思想与写作融合起来。本书撩开了弦理论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一个十一维的宇宙。那里,空间的纤维撕裂了又自己缝合起来,一切物质——从最小的夸克到最巨大的超新星——都在微观的小能量环的振动中产生。本书荣获2000年安万特科学图书奖。从愉快的园中漫步到浇花龙头上的蚂蚁,为了说明现代物理学正在揭示的美妙而困惑的实在,格林用了很多例子。 本书的才情令人眩晕,也没有哪本书像它那样启迪思想,愉悦读者。它真是一部科学的杰作——一次愉快清心的现代物理学旅行,让我们比以前离宇宙更近了……


10. 《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 [英]蒂姆·斯佩克特著,李超群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03  

索书号:R151.4/84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8.3分/2302人评价

内容简介:当今都市流行各种所谓“健康”饮食法:生酮、轻断食、阿特金斯……各种营养成分也都受到过“健康”的追捧或“不健康”的指责: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健康/植物油伤脑、动物脂肪不易高温变性/动物脂肪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分给大脑快速供能/糖分扰乱分泌、红肉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12/红肉蛋白诱发癌症……关心健康的你,到底何去何从?

本书作者是遗传方面的专家,发表专业论文逾800篇、引用率排名全球前1%,并掌握全球最大的宝贵实验数据库之一:对13000对同卵双胞胎超过20年跟踪对比的数据。作者利用这些独特的数据,并梳理大量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旨在:

—、全面细致地剖析了脂肪、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几乎每种营养元素乃至咖啡因、酒精等饮食成分,辨析关于各种成分的“迷思”,也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口味差别巨大,为什么有人怎么吃也不胖有人喝水都长肉,为什么单靠运动对减肥帮助不大,益生元的好处在哪里,吃什么、怎么吃可能更健康……书中很多介绍可能让你惊讶:计算卡路里这事没什么用,主要靠运动也很难长久减肥,无糖饮料并不比含糖饮料更健康,贸然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反而可能损害健康……

二、更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判断人体科学各种研究手段和成果的可靠性——比如横断面研究可信度弱于对照组研究,等等,力求做到“授人以渔”;并让读者意识到,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相同,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法及健康生活方式,不被海量的信息轰炸、营销推广牵着鼻子走。

三、作者尤其强调了肠道菌群对人体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介绍了如何通过饮食改善而非伤害它们,带领读者进入新兴的“微生物组学”世界。

获《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