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馆藏新书推荐系列·第一期

     访问次数: 11


01.《克尔凯郭尔日记选(1842-1846)》/[丹] 克尔凯郭尔著,王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20.12  

索书号:B534/9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21人评价

内容简介:《克尔凯郭尔文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丹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它不仅是国内首次系统地直接由丹麦文原文进行翻译的克尔凯郭尔重要著作选集,而且还致力于成为引导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经典之作。翻译所依蓝本是最新丹麦文学术版《克尔凯郭尔全集》,它集中了丹麦语言学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克尔凯郭尔研究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中文选集的翻译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

在克尔凯郭尔写作生涯中,除了大量以假名或真名发表的正式出版物外,他还留下了大量的文稿和日记。实际上,这些日记与他著作是浑然一体的。日记所展现的是活生生的作者本人。克尔凯郭尔把不能向别人直接诉说的,以更为直接且以极其深思熟虑的方式在日记中倾诉了出来。因此,这些日记是理解克尔凯郭尔思想的重要途径。


02.《什么是金融 哈佛商学院金融课》/[美]米希尔·德赛,高源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01  

索书号:F830/211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9.3分/136人评价

内容简介:本书的目的就是引领读者进入金融的大门。哈佛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米希尔•德赛总结了自己长期教学实践的精华,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解读金融世界的逻辑与常识,使读者不必深陷复杂的公式与定理,就能够掌握公司金融的核心要义,建立基础的财务直觉与分析能力,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和深层逻辑,并据此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

在德赛教授的引导下,你可以从亚马逊、网飞、微软、沃尔玛、英特尔等数十家真实企业的财务案例入手,对基础的金融与财务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索。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你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财务直觉,对许多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你可以利用财务比率和数字讲述任何一家公司、一个项目、一个投资机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像侦探小说一样有趣,枯燥的数字世界从此变得有意义起来。


03.《工作中的新闻 信息充裕时代的模仿》/[美]帕布鲁·博奇科夫斯基著,周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05  

索书号:G210/252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9.0分/71人评价

内容简介:本书揭示了互联网出现后,新闻业出现的两个普遍现象和一个悖论。这两个现象分别是,首先工作场所成为了网络新闻消费的重要时空节点,许多人在上班时间和工作场景中使用互联网消费新闻;其次,网络媒体和印刷媒体在各自新闻生产的过程中不断相互模仿,不同形态的媒体在新闻议题的选择、议题的呈现和叙事的模式上越来越相似。这两个现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当代新闻业图景中的一个悖伦:新闻报道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内容的多样性却在持续下降。本书旨在通过研究新闻生产中的“模仿”机制去解释新闻媒体如何把社会知识之“多”变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选择之“少”。


04.《远大前程》/[英] 查尔斯·狄更斯著,王科一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01  

索书号:I561.44/15-4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文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105人评价

内容简介:匹普自幼失去双亲,在孤独中艰难成长,和姐姐姐夫相依为命。

七岁的时候,他在墓地偶然遇到一名逃犯,他从家里偷出食物来给这名逃犯。数年后,伦敦一位著名律师突然造访,他受匿名人士之托送匹普去伦敦深造。到了伦敦,匹普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满心欢喜,以为自己拥有远大前程,开始疏远从前的好友。然而,当他的幕后恩人现身后,匹普的命运再次出现反转……

匹普的成长经历如同一面镜子,让每一位读者照见自己的心灵。


05.《战争中没有女性》/[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著,吕宁思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08  

索书号:I511.455/2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文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9.0分/1287人评价

内容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有超过一百万女性参战。她们是15-30岁的年轻女孩,却担任起被视为“男人的岗位”的职责,她们是医生、狙击手、坦克手步兵、冲锋枪手……本书是一本二战时苏联女兵和女性医护人员等的回忆录。她们眼里的战争,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也是从未有过的冲击和震撼。

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06.《长崎:看不见的寄居者》/[法] 阿涅丝·奥斯塔什 编绘余中先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  

索书号:J238.2/125  馆藏地点:逸夫二楼建筑艺术阅览室

豆瓣评分:8.2分/275人评价

内容简介:图像小说根据埃里克·法伊2010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作品《长崎》改编。

志村先生独自居住在一栋幽静的房子里,面朝长崎造船厂。这个平凡的男人每天早上去长崎市里的气象站,上班期间咒骂聒噪的蝉鸣,午休独自吃饭,下班后早早地回到没有异味、只嗅得到秩序和节制的窝。一段时间以来,他仔细地列出厨房每个橱柜中储存食物的数量和刻度。最近他发现冰箱里的食物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在超市买的鱼,到处寻不着;早上新打开的饮料,下班回家后却少了一些。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了查明真相,他安装了一台摄像头,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07.《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赵林著;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06  

索书号:K500.3/38  馆藏地点:逸夫五楼社会科学第三阅览室

豆瓣评分:9.6/77人评价

内容简介: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道德败坏、刚愎自用,为何神话故事还可以广为传诵?手无一兵一卒的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为何能让手握重兵的皇帝亨利四世站在冰天雪地里悔罪?为了信仰的自由,马丁·路德竟敢公开向权倾天下的罗马教皇挑战,他所开启的宗教改革运动在客观上对欧洲社会的现代转型到底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被世界很多国家视为“奇技淫巧”的科学发明,为何最初独在西方发扬光大?宣称要消灭私有制的乌托邦理论如此不切实际,为何还能赢得那么多的支持者?一个囿于自身文化传统、却对西方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的人,肯定会对上述问题感到迷惑不解。或许,他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解释这些问题的答案。

本书是一部视域广阔、别开生面的西方文化综论。书中将超越现实、追求彼岸的“超越的浪漫精神”作为西方文化的本质精神特征,将宗教殉道意识、世俗英雄主义、个人自我完善的动态平衡作为西方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地展现了西方文化从古希腊文化的原始和谐到罗马帝国的英雄主义,再到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唯灵主义,最后到现代早期的国家主义、科学崇拜和乌托邦理想,总共3000年的发展演变历程。

葡萄紫色的爱琴海所孕育的希腊文化提供了精神养料,气势雄浑的罗马帝国展现了振奋人心的英雄情怀,空灵幽邃的基督教理想则为现实世界中的失意心灵发出了神旨的感召,现代西方文化就是在此基础上开花结果。灵与肉、天国与尘世、理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宗教殉道意识与世俗英雄主义的矛盾冲突,历史的天平到底偏向哪一侧?赵林教授在此书中展现了一种恢弘的眼光和深刻的见解,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我们可以聆听一段超越的浪漫精神自身演进的悲怆变奏曲。


08.《戴罗勒标本屋:200年的自然科学传奇》/[法] 路易·阿尔贝·德·布罗伊著,戴巧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11  

索书号:N091/77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8/19人评价

内容简介:在法国的巴克街46号,有一家始于1831年,在全世界都久负盛名的神奇标本屋戴罗勒(DEYROLLE)。它制作、收藏和展示丰富多彩的动物标本和自然科学珍宝,书写了一段近200年的自然科学传奇历史。走进它,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戴罗勒从一个小小的标本制作与动物剥皮作坊发展到涉足自然科学教育、出版、艺术、环保等领域的知名文化机构,在西方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见证了西方自然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历史,它吸引着普通人、学者、艺术家、时尚名流等无数形形色色的人,并将一直是全球自然科学的爱好者发掘自然界的真善美的神圣殿堂。


09.《月亮:艺术,科学与文化》/[英]罗伯特·梅西、[英]亚历山德拉·洛斯克著,吴冬月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06  

索书号:P184/3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0/55人评价

内容简介:几乎每个活过的人都曾凝望月亮。我们出于原始本能抬头望月,在自然科学和精神的双重层面命名它、探索它、触及它。它寄托探究、欲望、幻想和希望,同时也背负恐惧和疑虑。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惊动了月面上沉睡数百万年不受打扰的尘埃,打破了那片无声的寂静。

从人类第一次记录月相月历到各种月亮神话,从月球的暴力诞生到太空竞赛惊心动魄的故事,再到当今现代科技的努力探索,这本插图丰富、充满启发的月球简史把关于月球的艺术、宗教、政治、科学研究与观测交织在一起,追溯了月球的多面历史。


10. 《寻找金丝雀树:关于一位科学家、一株柏树和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故事》/劳伦·E.奥克斯著,李可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09  

索书号:X17/39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8.5/15人评价

内容简介:早年间,矿工将金丝雀带到矿井中来判断井中是否有一氧化碳泄漏。因此,现代人用“金丝雀”指代环境中的指示性物种。

在阿拉斯加,濒临死亡的北美金柏便是当地人的“金丝雀树”。为了找出这一金丝雀树所揭示的环境变化,奥克斯和她的团队在阿拉斯加偏远的沿海进行了艰苦的实地考察——书中用积极的文字重现了科学考察的真实场景;此外,她还采访了当地人,以探讨北美金柏对当地的经济、生活、精神各领域的深刻意义,及当它灭绝时森林和居民会如何应对一系列的变化。

奥克斯深信,应对环境变化造成的生态影响,科学研究要和当地人的行动联系在一起,并“在绝望中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