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馆藏图书推荐第二十期

     访问次数: 261



01.《大学之年》/子道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09.01  索书号:G645.5/110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二阅览室

内容简介:《大学之年》是作者子道结合自己的求学、就业、成长经历写就的一本反思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活的书籍。时隔14 年之后,作者不回避当初自己求学、求职、工作、人际关系中的迷茫和困惑,将累积起来的各种想法一并和盘托出,期望帮助更年轻的大学生们使用好自己宝贵的大学时光,为积累真正的学问和美好的回忆而努力。

《大学之年》分为四部分共30 课,对“跨进大学校门”、“大学学习生活”、“大学课外生活”、“走出大学校门”等话题进行了融会贯通的表述,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文笔流畅。《大学之年》中的许多观点细腻深邃、角度独特,行文活泼又严肃,不乏幽默风趣。

社会是一所学问无穷尽的大学,人的一生都在求学之路上,人长大了,才是真正的学问的开始,是为“大学之年”的本意。


02.《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覃彪喜著;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03  索书号:G645.5/38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二阅览室

内容简介:这本书的作者以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跟大学生深入、全面地谈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留学、求职、创业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观点新颖、全面、深刻、实用。

书中的很多观点跟目前一些主流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对于那些信奉金科玉律的人来说,作者完全就是一个颠覆传统的另类。比如说,大家都认为逃课是不思进取的表现,作者却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很多人都认为考研是大学生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出路,作者却把考研比喻成了痛苦的安乐死。如果你在看目录的时候对作者这些观点无法接受,请不要因此而搁下这本书。作者写这本书无非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你平等地交流一些想法。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作者身边现实的生活。这些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比任何一个权威的案例都更为生动而真实。虽然你可能梦想着成为比尔·盖茨之类的风云人物,但是,你将来更大的可能只是成为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这些平凡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毕业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挤着公交车上下班,接着盼望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你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自主创业。请原谅我无法让你摆脱这种平凡的模式,我所能做的,只是让你在这条平凡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实。


03.《优秀大学生成长手册》/[美]戴夫·埃利斯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05  索书号:G645.5/76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二阅览室

内容简介:本书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让大学生终生受益的成功模式,帮助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尽快度过困惑迷茫期,帮助你在大学阶段取得出色的成绩,从而实现从平凡到优秀的蜕变。

书中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全面、具体、实用的指导,例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如何进行自我评估、如何做好学习规划、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增强记忆、如何参与课外活动、如何进行有效阅读、如何做笔记、如何锻炼批判性思维、如何应对大学的各科考试、如何理财、如何在公开演讲中克服恐惧、如何提高情商、如何进行职业规划……书中的一切对大学生都至关重要。


04.《人生不设限:我那好得不像话的生命体验》/[澳]尼克·胡哲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06  索书号:B848.4/1107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内容简介:作者尼克用他的生命体验来展示自己没手没脚也可以活出超级精彩的人生,活出自己的价值,这完全归功于他对生命的热爱与积极的信心。

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尼克胡哲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及处事的智慧。虽然身患海豹肢症,他不以悲情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是以积极乐观,在处事上也有他独特的智慧。这本书带给读者的,除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外,还有全新的观念“我或许并不完美,但我却是完美的我”。尼克告诉读者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励志书籍,它更贴切生活、更直接点出人生的难处并给予直接的建议。作者将他的生命体验化为文字,希望能鼓励更多的人,创造自己美好人生。

看完这本书,你会珍惜自己拥有的,更能体会自己的幸福。

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力克创造出令人惊艳的精彩人生,这觉醒的过程很漫长、故事却比多数人还深刻与动人。


05.《爱的艺术》/[美]艾·弗洛姆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04  索书号:B84-06/44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06.《拖延心理学(行动版)》/[美]简·博克(Jane B. Burka) / [美]莱诺拉·袁(Lenora M. Yuen)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索书号:B84/398  馆藏地点: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内容简介:几乎人人都有做事拖拉的经历,人人都想改掉拖延的陋习。如果你是一个做事拖延的人,那么这个坏习惯可能导致各种负面的影响,造成诸如学习成绩不好、工作表现差、不健康的饮食选择等健康问题和经济问题。

本书作者从分析产生拖延的八大心理因素入手,通过提供一种直截了当、系统的框架,运用无压力工作法、抗拖延习惯法、25-5法则、设置季度SMART目标等,帮助读者建立以行动为导向的习惯来拒绝拖延症,逐步改掉拖延陋习。

本书不只是提供日常行动计划的制订,而且是侧重鼓励读者采取行动的行动指南。


07.《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美]/理查德·保罗/[美]琳达·埃尔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B84/386-5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内容简介:变化的世界需要批判式思维,未知的世界需要审辩式思维,复杂的世界需要审慎式思维。无论你当下在做什么,你想要什么,也无论你的感受如何,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而思维的品质将决定你未来是富裕还是贫穷、强大还是弱小……没有看透纷繁复杂问题的智慧,就不能对问题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也不能界定和获取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信息,我们就会像漂浮于茫茫大海般晕头转向。强大的理性思维工具,能够助你提升思维的品质,理清自我,洞悉他人,看透世界!


08.《学会提问》/[美] 尼尔·布朗 / [美]斯图尔特·基利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5  索书号:B842.5/27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内容简介: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兜售的观点——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你有能力提出关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让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吗?

面对提问,你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吗?还是只把声高当有理?一遇到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时,就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甚至为此恼火:他为什么横竖不肯接受我的观点?

过于感情投入,最大危险就是你可能没法识别谬误和操纵。遇到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将它直接枪毙掉比仔细思考然后做出回答要容易得多,而且,这样做一定让你显得一言九鼎霸气外露,但也在无形中关闭了通往批判性思维大门。

不草率、不盲从,对问题深思熟虑,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擦亮双眼看清世界!


09.《信息简史》/[美]詹姆斯·格雷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1  索书号:G201/35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二阅览室

内容简介:人类与信息遭遇的历史由来已久。詹姆斯•格雷克笔下的这段历史出人意料地从非洲的鼓语讲起(第1章)。非洲土著部落在尚未直接跨越到移动电话之前,曾用鼓声来传递讯息,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后续章节进而讲述了这段历史上几个影响深远的关键事件,包括文字的发明(第2章)、罗伯特•考德里的第一本英语词典(第3章)、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与爱达•拜伦的程序(第4章)、沙普兄弟的信号塔与摩尔斯电码(第5章)。

但人类开始自觉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始于克劳德•香农在1948年创立的信息论(第6、7章)。香农的信息论不仅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许多学科的信息转向(第8章),改变了人们对于诸如麦克斯韦妖(第9章)、生命的编码(第10章)、模因(第11章)、随机性(第12章)、量子信息论(第13章)等的理解。部分科学家甚至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不是物质,不是能量,而是信息。正如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所说,“万物源自比特”。

现如今,信息如洪流般淹没了我们,使我们深陷信息焦虑、信息过载、信息疲劳的困扰。但回顾历史,这并不是件新鲜事,人们也总是能想出应对手段。维基百科(第14章)、Google(第15章)便是我们的应对之一。无论对于信息的未来持何态度,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我们人类是信息的造物。


10.《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 [英]肯尼思·库克耶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2  索书号:F49/52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二阅览室

内容简介: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书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维克托最具洞见之处在于,他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本书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书中展示了谷歌、微软、亚马逊、IBM、苹果、facebook、twitter、VISA等大数据先锋们最具价值的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