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馆藏新书推荐系列·第二期

     访问次数: 226


01.《给理想一个机会:新周刊2020年度精选/《新周刊》杂志社编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07  

索书号:C55/9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0分/91人评价

内容简介:本书是“新周刊年度精选”系列之一。“新周刊年度精选”系列共两本,分别为《给理想一个机会》及《坚韧地活,勇敢地爱》两本,精粹《新周刊》2020年度杂志内容,提炼出12个主题,从“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故宫”“精修的田园梦”“青春灵药”“生活万岁”“我们不做工具人”“小V世代”“2020生活趋势报告”“回归常态”“新世纪20年回望”“重修语文”“爱情的N种姿势”“零食传”等方面,全方位探讨、分析社会现象与热点话题,给读者提供多维思考的角度与空间。是时下国人,尤其是对生活充满探索与思考的青年的必读书。


02.《沉默的钢钉:铸就美国大铁路奇迹的中国劳工》/[美]张少书(Gordon H. Chang)著,周旭译;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21.11  

索书号:D634.3/40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126人评价

内容简介:一部开创性的、激动人心的中国工人修建横贯大陆铁路的历史,华工帮助打造了现代美国,但直到现在才从历史的阴影中现身。

成千上万的华工从大洋彼岸来到美国寻找他们的财富。他们聚集在横贯大陆铁路的西部工地上,花了数年时间在内华达山脉积雪的悬崖上炸开隧道,在炽热的犹他州沙漠上铺设铁轨。他们的汗水和鲜血将美国的东西部连接起来。但是,那些在这些危险的工作中幸存下来的人将遭受另一种死亡:一种历史性的死亡,他们首先被推到美国社会的边缘,然后又被推到公众记忆的边缘。

在这部开创性的作品中,获奖学者张少书利用前所未有的研究来重现中国铁路工人的故事,肯定他们在重建美国中发挥的作用。本书是对历史不公的一次宝贵纠正,将这些“沉默的钢钉”重新放回他们在美国奇迹中应有的位置。


03.《德累斯顿:一座城市的毁灭与重生》/[英] 辛克莱·麦凯著,张祝馨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22.02  

索书号:E195.2/119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9分/191人评价

内容简介:“一场大火从德国喷出,绕世界一圈,然后又回到了德国。”

1945年2月,末日从天而降,上千架轰炸机飞过,德累斯顿在一夜之间沦为废墟,“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欧洲文明的中心,被炸出了20世纪。

在二战接近尾声之际,针对德国城市和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对战争进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惨痛的伤亡以及巨大的破坏引起了舆论的激烈反应。纳粹当局将盟军的攻击称作“恐怖轰炸”,英美媒体亦为德累斯顿这块瑰宝的毁灭而震惊,就连丘吉尔也对空袭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究竟谁该为德累斯顿的毁灭负责?这一问题的讨论经久不衰,热烈程度甚或高于人们对广岛核爆的关注。冷战时期,德累斯顿的废墟在“铁幕”之下成了英美帝国主义恐怖暴行的物证,也刺激着大西洋两岸的反战运动。到今天,德国右翼组织仍然试图利用这一事件,以期将德国人塑造成战争罪行的受害者。

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轰炸发生的那一夜——在德累斯顿,千百个声音正等待着世界的倾听,是时候看看那场骇人听闻的毁灭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04.《永不停歇的时钟:机器、生命动能与现代科学的形成》/[美]杰西卡·里斯金著,王丹、朱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07  

索书号:G3/25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8.5分/187人评价

内容简介:中世纪以来盛行的自动机械人偶,曾让欧洲的皇室和宫廷贵族着迷发狂,传教士甚至将其作为贡礼献给中国皇帝。从雅凯-德罗兹的写字小男孩儿到坎普林的下棋机器人,人和动物的形象,被频繁地制成荒诞而逼真的机器,像是有了“能动的生命”。这一切都源于“万物机械说”的大行其道,它牵涉出的是困扰人类始终的问题:生命是什么?机器会拥有生命吗?事物运转的动力来自内部还是外部?

人和机器、物质和灵魂之间的关系,几百年来争论不休。17世纪是翻天覆地的思想大变革时代,机械论作为现代科学的核心范式得以确立,整个宇宙被看作一台机器,包括动物和人类,但仍将其动力和精神归于上帝之手。然而,更为反叛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生命机器具有内在动能。现代生命科学就在这两种矛盾的机械论中兵分两路。笛卡儿、玻意耳及其追随者,坚持经典的被动机械论,莱布尼茨、拉马克创造性发展了主动机械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被动和主动模型之间摇摆不定。由此还催生了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说,薛定谔则用颠覆性的量子力学解释生命体能从“秩序生秩序”。机械论接连引发了控制论、目的论、进化论以及认知科学、进化心理学、人工智能等理论和学科的形成,在社会文化环境的联动下,铺展成一幅气势磅礴、方兴未艾的现代科学图景。

杰西卡·里斯金拥有哲学、历史学和科学研究综合背景,她用生动而思辨的文笔,原创性地将一手资料、学界往来通信和文献档案熔融一炉,顺着生命本源问题的脉络,展开这场“长达四个世纪的争论”。理解现代科学的历史,对于思考当下、想象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这本科学史著作不仅会颠覆我们对现代科学的认知,还将成为我们理解当下生命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问题的思考利器。


05.《变化的头脑:语言如何延缓衰老》/[美] 罗杰·克鲁兹、[美] 理查德·罗伯茨著,黄立鹤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12  

索书号:H03/34  馆藏地点:逸夫五楼社会科学第三阅览室

豆瓣评分:8.2分/31人评价

内容简介:人之生也,其归途是衰亡。依赖于多种感官模态和记忆力的语言能力,是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衰退呢?为了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美国孟菲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杰·克鲁兹和理查德·罗伯茨博士在《变化的头脑:语言如何延缓衰老》一书中,通过描述语言能力的四个维度(即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种种变化,和目前可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向我们报告了在面对认知衰老时,语言是如何起到优化和补偿作用的。作者强调,从年轻时就要形成对衰老的积极认知,打破对老龄的刻板印象,锻炼我们的语言能力,保持阅读、写作和交谈,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早做好认知储备。


06.《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陈行甲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01  

索书号:I267.1/1411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文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9.1分/5483人评价

内容简介:《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是陈行甲的自传体随笔,从童年岁月写起,写母亲,写爱人;写了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九年多的生活经历;回顾了作者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讲述了作者转场公益几年来的经历和感受。从本书中,作者用鲜活的故事和大量的细节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爱与成长,以及如何在世事变幻中守住内心和实践的知行合一。


07.《夏天只是西瓜做的一个梦》/曾仁臻(鱼山饭宽)、鱼山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06  

索书号:J222.7/477  馆藏地点:逸夫二楼建筑艺术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609人评价

内容简介:一本妙不可言的治愈画集

一本消夏祛暑的诗歌精选

让有趣的灵魂打开奇妙的想象力

本书是画家、建筑师鱼山所绘的西瓜图的合集。鱼山以传统的水墨,画出新鲜又古典、富有生活情趣的西瓜图:籽可以是雨滴,瓤可以是云彩,瓜皮则成为舟船与穹顶……以瓜观物,如梦似幻,自成奇趣。

画集依照夏天时序编排,从立夏开始,跨过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到立秋结束,100张 脑洞大开的西瓜图,陪伴读者度过漫漫夏日的每一天。同时,本书还收录了鱼山抄录的古人关于夏天的诗词名句,这些诗词的物象景观、意境情感,也依照孟仲季的次序,从“春去夏犹清”,走入“清秋时节近”。90首古诗词,引人步入一条销夏避暑的清凉小径。

可以说,这是一本专为夏天而作的季候书,期待有趣的灵魂打开美妙的想象力。


08.《慢慢微笑》/[英] 德里克·贾曼著,王肖临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09  

索书号:K835.615.7/1  馆藏地点:逸夫五楼社会科学第三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609人评价

内容简介:“我不想以悲伤结尾,

如果可以的话,

我想歌唱。

《慢慢微笑》是英国导演德里克·贾曼生前最后一部日记,记录了他在身患重病后,在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创作能力日趋衰减之时对生活、艺术、疾病、爱情的深刻思考。他以优美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了日常中的种种艺术思考和实践,回忆了与朋友交游的青春时光,记录了病榻之上的肉体与灵魂经受的煎熬,同时抒发对英国社会动态和艺术创作环境的深深忧虑和愤慨,文字中同时充盈着欢欣与痛苦、愤怒和宁静。

这本书是贾曼的墓碑,艺术家的灵魂栖息其上,至今仍在轻盈地翕动双翅。其所有呼喊与耳语,自省与告白,都凝聚为一行字:

“我活在爱中。”


09.《穿过一条街道的方法:无穷大简史》/[美]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著,胡凯衡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11  

索书号:O144/25  馆藏地点:横江校区综合阅览室

豆瓣评分:8.8分/86人评价

内容简介:要穿过一条街道,必须先穿过街道的二分之一;要穿过街道的二分之一,必须先穿过它的四分之一,要穿过四分之一,必须……

自从芝诺提出二分悖论以来,“如何穿过一条街道”这个简单的问题竟然困扰了人类长达两千多年,薅秃了多少最顶尖的头脑,成为最抽象、最晦涩的数学概念。华莱士用自己标志性的奇思妙想、辛辣独特(絮絮叨叨)的文风,以及比正文还长的脚注,展现了这一段在街道中央徘徊的历史。他的文字如同无穷大这一数学概念一样,充满智慧。


10. 《星图:通往天空的旅程》/[意] 埃琳娜·帕西瓦迪( Elena Percivaldi )著,金丹青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08  

索书号:P114.4/3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51人评价

内容简介:自古埃及和巴比伦时期以来,观察夜空,研究星图一直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人们总是惊讶于自己所发现的东西,同时又渴望获得科学知识以了解自己所观察到的。

本书以精美的插图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展示了16世纪至19世纪最著名、最罕见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星图,带领读者踏上通往天空之旅。本书介绍了过去几个世纪里,伟大的天文学家们所做的研究和所取得的进展,他们或多或少地对奇妙的天体现象做出了诠释,并向那些把研究星图作为人生目标的人介绍了星图知识的演变。阅读本书,读者将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艺术和科学知识是以如此特殊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真正的杰作。


11.《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加)铃木大卫著;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09  

索书号:Q94-49/57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106人评价

内容简介:铃木大卫某一天走出家门,看到小屋附近的一棵花旗松,忽然意识到它已经七百岁了!这棵树忍受人类的活动,提供阴凉,喂养松鼠和花栗鼠,并让老鹰及乌鸦栖息,但它总是徘徊在我们的意识外围。于是作者以花旗松为主角,从数百万颗花粉微粒的大规模散播开始,描写其物种特征、如何繁殖、每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与之相互作用的动植物、在其生命周期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及自然史的发展脉络,细细讲述了一棵树的生命之旅及它对周围包含人类在内的诸多生物产生的影响。


12.《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英] 马修·沃克著,田盈春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03  

索书号:R338.63/9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8.5分/3463人评价

内容简介:你认为自己最近睡眠充足吗?你还记得上一次自然醒后神清气爽的感觉吗?不用怀疑,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失眠已经成为流行病的时代。

作为一名杰出的神经科学家,沃克对生物的睡眠行为充满好奇,这促使他成了睡眠研究方面的专家。本书中,他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前沿的科学突破,告诉我们睡眠的运行机制、睡眠不足的坏处、睡眠与做梦的有益功能,以及睡眠对专业人士个人能力提升的惊人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商智商、记忆力、运动力、学习力、生产力、创造力、吸引力,甚至食欲,这些让日间生活丰富多彩的能力,原来都与夜间那场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充足的睡眠了吧。打开这本书,看平凡的睡眠如何带来非凡的生命能量,顶尖科学对于睡眠的所有了解及如何睡好觉的诀窍都将在这部关于睡眠的“百科全书”中逐一揭晓。


13. 《小狗钱钱》/[德]博多·舍费尔著,文燚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02  

索书号:TS976.15/56-2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9.2分/10944人评价

内容简介: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财富、创造财富的“金钱童话”!

吉娅是一个普通的12岁女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小狗,并给它取名叫“钱钱”。没想到,钱钱居然是一位深藏不露的理财高手,它改变了吉娅一家人的财富命运……“欧洲理财大师”博多·舍费尔用生动的理财童话,教会你如何从小学会支配金钱,而不是受金钱的支配;如何像富人那样思考,正确地认识和使用金钱;如何进行理财投资,找到积累资产的方法,早日实现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