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馆藏新书推荐系列·第七期

     访问次数: 207


01.《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英]乔纳森·沃尔夫著,段忠桥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1  

索书号:A81/141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432人评价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全面且平易近人的马克思思想导读书。作者乔纳森·沃尔夫认为,我们可以将马克思对当前社会的批判与他对未来社会的预言区分开来,马克思仍然是眼下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 社会的最出色的评论员。沃尔夫还认为,“伟大思想家”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们的宏大理论的真实性,而在于其独创性、洞察力和系统的眼光。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在如今仍非常值得阅读。


02.《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李一诺著;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12  

索书号:B848.4/1887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1分/1687人评价

内容简介:我是李一诺。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你怎么可以做成那么多事?” 人们只看到光鲜亮丽的标签,其实真实生活都是一地鸡毛。

我的起点,和大家一样,是从一个个“不敢”、一个个“不会”开始的:初入职场,不敢开口,不敢成功,不会当领导。职场小成,不敢要孩子,不会教育孩子,生活与工作无法平衡。人到中年,不敢转场,不敢做梦,不敢想“大问题”。生活里琐碎的烦,不会面对;生活的挑战,不敢“臣服”。最终,知道内心的障碍,但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所以每一件看上去“做成”的事,背后是十件、百件“没做成”的事。面对未知,我会恐惧;面对竞争,我会犹豫;面对孩子,我会焦虑。要想走出来,别无他路,只有从不敢到面对。一旦面对,你就会知道,等待皇冠,并不能等来事业成功;放低自己,并不能启发他人;使自己渺小,并不能改变世界;不敢发光,就没有真正活过。回看我的轨迹,是一次次不得不“面对”每一个“不敢”后,得到力量的旅程。这本书虽然讲的是我的故事,但对你肯定不陌生。希望你也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内心金矿、光和力量。


03.《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德] 阿克塞尔·霍耐特著,张曦、孙逸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1.08  

索书号:C91/217  馆藏地点:逸夫四楼社会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8分/57人评价

内容简介:阿克塞尔•霍耐特是德国著名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旗帜性人物,他所开创的承认理论完成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产生了无可替代的影响。在本书中,霍耐特通过重构黑格尔“为承认而斗争”这一早期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承认的正义理论,并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来探讨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再生产与个体认同机制之间的关联,以及承认的心理基础,展现出了承认理论与社会学、政治哲学,以及精神分析等诸多学科的当代相关性。


04.《政治为什么重要(第2版)》/[美] 凯文·杜利、[美] 约瑟夫·帕滕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04  

索书号:D0/299-2  馆藏地点:横江校区综合阅览室

豆瓣评分:8.4分/17人评价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全面、通俗的政治学导论著作。作者从“作为权利研究的政治学”和“作为一门学科的政治学”两个视角理解政治于普通公民的重要性。

本书追溯了政治学理论的古典与现代,并对美国政体中的立法机构、民主制的行政部门以及司法体系的运转做了深入、客观的剖析。在国际关系研究的部分,详细介绍了肯尼思•华尔兹的“三个层次分析法”,即政治领袖、国家行为体、国际大背景如何影响国际行动及国际关系的变化。

本书以批判性思维和冷静的立场分析各种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利弊,进而引导读者理解为什么政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


05.《时间之战》/[古巴] 阿莱霍·卡彭铁尔著,陈皓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07  

索书号:I751.45/1-2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文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125人评价

内容简介:“蜡烛慢慢长高,烛泪渐渐消失。当它们恢复到原来的尺寸,一个修女扑灭了蜡烛,带走了点烛的火苗。烛芯抛掉了烧焦的那部分,重新变回白色。”

《时间之战》是卡彭铁尔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共收录十篇作品。作家用达利油画般的质感和巴赫音乐式的结构,建造了十座关于神话、寓言、政治等等不同主题的华丽繁复的巴洛克宫殿。它们的形式奇崛瑰丽,格局宏大开阔,成就足以比肩博尔赫斯、卡萨雷斯等拉美短篇小说大师。


06.《大地的细节:在路上的中国风景》/聂作平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1  

索书号:I267.1/1400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文学第二阅览室

豆瓣评分:8.0分/65人评价

内容简介:作家聂作平历时多年流连于中国大地的人文风景,以脚步追寻前人足迹,以笔墨追溯历史风云。本书以人物经历或历史事件为纲,从地理角度对旧人旧事进行挖掘和解读,把厚重的历史置于坦荡的山河之间。在江油、安陆、长安,探访李白烂漫而遗憾的一生;在从崖山到大都的漫长道路上,剖析文天祥的独坚孤忠;溯着长江,重走武汉大学战火中的辗转西迁路……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每一段故事都鲜活动人。文笔沉郁而酒脱,海量的信息与深邃的思考亦给读者带来有益的启迪。


07.《万物有灵: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第51届获奖作品》/[英] 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著,陈沁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11  

索书号:J439.5/4  馆藏地点:逸夫二楼建筑艺术阅览室

豆瓣评分:9.5分/15人评价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在2015年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中获得认可的专业和业余摄影师的作品,展示了拍摄自然世界奇观时所涉及的不同风格和技术,并讲述了图片背后令人难忘的故事。

以年赛所倡导的高道德标准为基准,这些照片由国际评审团根据其艺术价值和独创性选出。他们从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42000多幅参赛作品中,选出了其中22个国家的最后100幅,包括令人难忘的动物行为、充满野性及戏剧性的风景以及发人深省的图像新闻报道。这本令人过目难忘的摄影集旨在让人想起地球上生命的真正光荣本质。


08.《让火箭起飞的女孩: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美] 娜塔莉亚·霍尔特著,阳曦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03  

索书号:K837.126/20  馆藏地点:逸夫五楼社会科学第三阅览室

豆瓣评分:8.6分/114人评价

内容简介: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招募了一群年轻女性来完成所有关键的计算工作。她们打破了女性只能从事无关紧要的文秘工作的固有印象。从计算员到程序员,再到科学家与工程师,她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导弹飞上天空,火箭飞越太平洋,美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月球任务和行星际探索任务,都离不开她们的计算和程序。

同样身为女性的科学家娜塔莉亚·霍尔特敏锐又细致地为读者刻画了她们拥有女性、母亲和科技工作者多重身份的光辉与挑战。基于大量的访谈、档案和文献,以这些杰出女性的人生故事为主线,《让火箭起飞的女孩》既是一部科技领域女性的生命史,也是一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发展史和人类太空探索史。


09.《生物的艺术形态》/[德] 恩斯特•海克尔著,五月编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01  

索书号:N49/366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9.4分/25人评价

内容简介:《生物的艺术形态》是恩斯特•海克尔所绘制的自然科学插画集,其中既有对原始微生物的刻画,也有对高等动植物的描绘,其所描绘的自然生物形式异常精准,其准确性已借由现代的高倍显微镜得到了证实。这本书用绘画重建现存物种发展史,对20世纪早期的绘画、建筑和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本书使世人了解自然界中繁复、完美对称的各种构造,使科学和艺术的关联更加紧密。

书中的插画兼具生物形态美及几何构图的美感,使当今的读者能更好地领略生物形态的美妙之处。


10. 《太平洋的故事:一部历史与现代、力量与文明、科学与技术、商业与贸易的人类史诗》/[英]西蒙·温彻斯特著,甘阳、梁煜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08  

索书号:P721/5  馆藏地点:逸夫三楼自然科学第一阅览室

豆瓣评分:8.5分/45人评价

内容简介:太平洋有着近乎无法想象的浩瀚。它覆盖了地球表面近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体。与之匹配的是它巨大的全球影响力:它是气候变幻的源头,是汹涌的地质动荡的震中,在其7英里之下还有着地球上最深的海沟。这片被人们最晚真正发现的海洋同时也是未来之洋:在它6400万平方英里的海面上所发生的一切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西蒙·温彻斯特带领我们从白令海峡到合恩角,从夏威夷到巴拿马运河,穿过散落于茫茫大洋之上的诸多小岛和群岛;在太平洋古老悠长的历史背景之下,他聚焦于20世纪中叶迄今环太平洋地区的多个历史关键瞬间,包罗了深海热泉的发现、珊瑚白化现象、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历史中的独特角色、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冲浪文化的繁荣、电子革命的诞生等丰富历史事件,为我们呈现了太平洋在过去、现代及未来所扮演角色的迷人传记,探讨了人类与这一强大的地球自然力量之间的密切关系。

得益于温彻斯特个人长期以来与海洋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得益于他无可超越的叙事技巧,最终为太平洋写就了一曲动人的赞歌,唱出了这片伟大海洋所包含的美丽、神秘和无尽想象……